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394
它将直接关系这个国家的命运。也将关乎苏曳的命运。
苏曳押上了所有的政治名誉,政治资产,付出和皇帝半决裂的代价。
就是为了今天,就是为了这一刻。
现在,是揭晓结果的时刻了。
此时苏曳的心情,甚至比当时申办奥运会的很多人都要更紧张,更激动。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所以,几个人反而很安静,就只是静静地喝茶。
整整一两个小时,都没有说话,就只是等待。
他们已经做到了能做的一切。
倾尽所有,竭尽全力,接下来就交给上天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整整三个半小时过去了。
几个人也没有吃饭,甚至没有吃饭的心情。
李岐站在挺远的地方,听到那个会议室内,激烈的辩论声结束了。
……
片刻后!
那个会议室的房门打开。
过来的不是巴厦礼爵士,而是东印度公司的伯克爵士。
“苏曳侯爵,我们已经有了决定了,请您跟我去一下。”伯克爵士道。
苏曳深深吸一口气,然后走了过去!
进入会议室内!
这里面的几十盏灯泡依旧亮着。外面十几个大力士,不断轮换,孜孜不倦地转动着发动机。
不知道为何,他们转动着发动机的时候,也仿佛充满了使命感。
苏曳进来之后,在场所有人全部站起来。
“请坐,苏曳爵士。”苏曳在会议桌的右边坐了下来。
剩下十几个英国人,全部坐在了左边。
这个画面,本身就已经充满了仪式感。
伯克爵士严肃道:“苏曳爵士,根据我们的估算,有一件事情,你之前给我们的信息是错误的。”
“我们经过了严密的计算,根据你的清单,我们一方所需要的投资额根本不是你说的一百八十万英镑,而是需要二百九十万英镑左右。”
“当然,而你的投资也不是原本的一千万两银子,而是一千六百万两左右,大约是五百万英镑。”
“这个投资额,大大超过了原本的计划,总投资额从原本的480万英镑,上升到了790万英镑,超出计划的百分之六十五,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我们经过了四个小时的闭门会议,辩论,谩骂,甚至是诅咒!”
“最终,我们有了统一的意志!”
“我正式向您宣布,我们愿意对您的九江经济实验区进行投资。提供所有机器,技术、工程师等等等。”
“我们愿意进行这一场伟大的经济实验。”
顿时!
苏曳耳朵之内,仿佛就听不到声音了。
这个声音如同天籁,如同雷鸣!
这个伟大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苏曳的胜利!战争通牒!
终于同意了!
这当然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不过有些战斗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详细条款的谈判,才是最折磨人的。
首先是第一个条款,双方占股的问题。
英国人坚持他们投资的款项也足够多,而且要负责所有的机器,海外运输,相当部分的原材料采购,海外市场的销售,相关技术,相关工程师,相关管理人员,相关专利等等等。
所以,他们坚持要占股百分之五十五,苏曳一方占股百分之四十五。
但是,苏曳一方斩钉截铁,只要一方要占股百分之五十一,这点没有任何退让的余地。
就单纯这一点,双方激烈争辩了三天。
最后,对方坚持要占股51%的底线,而且绝不动摇。
巴厦礼和包令,在双方之间进行圆场,努力想要弥合这个分歧。
但是英国几家财团在这一点上,坚决不肯让步了,并且坚持专利技术权也应该成为股份的一部分。
而苏曳,就等在这里呢。
哼哼。
跟我讲专利权是吧,跟我讲技术的先进性是吧。
你们拥有的珍妮纺织机,虽然已经进化了很多代,但现在依旧是落后的。
真正先进的改进版设计,在我这里。
然后,苏曳甩出厚厚的一叠图纸。
对方完全不信,在纺织机上,英国人有着绝对的自信。
你苏曳一个东方人,怎么可能会有更先进的设计?
但这些财团负责人是看不懂的,于是连夜派人去上海,找来相关的工程师。
然后,让他签订了保密协定。
最后,把相关图纸交给他。
这两个工程师研究了一天一夜,最终给出了一个结论。
苏曳侯爵给的这个图纸,确实是现有纺织机的升级版,确实更先进,能够提升将近百分之十的效率。
于是乎!
在这个最关键的占股问题上,英国人选择了退让。
当然,这个纺织机的设计图,仅仅只是原因之一。
最关键的是,他们清楚地知道,这是苏曳的底线,已经不可能突破了。
甚至私下对他贿赂都没有任何用处。
一开始,他们觉得苏曳是那种最笨拙的谈判者,因为一下子就让人看到了心理目标,根本不知道隐藏。
后来,他们发现这才是难缠的人。
因为,他的心理价位,就是他的底线。
这个最关键点突破之后,接下来又面临第二个难点。
关于钢铁厂的问题。
英方认为,九江经济试验区,根本不需要建造钢铁厂。
工厂所需要钢铁,直接运来就是了。
因为英方觉得,这种钢铁厂是重工业,投入太大了,现在纸面上已经需要这么多银子了,等到实际开建之后,天知道是不是又要追加投资?
典型的投入大,见效慢。
但是对于苏曳来说,这个钢铁厂是重中之重。
是工业的根本。
没有钢铁厂,未来的制造局也没有影子了。
未来的兵工厂,更别指望了。
想要工业化,钢铁厂不可或缺。
苏曳当然知道,钢铁厂建在九江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因为这里没有大型铁矿群。
但是张之洞把大型钢铁厂建在汉口,某种程度上,还未必有九江好呢。
因为,九江不远处的新余,就有中国几大铁矿群之一。
距离更近的德兴,更是有中国最大的铜矿群。
钢铁重要,铜也无比重要。
未来电气化,最重要的金属,就是铜。
甚至未来军工,最重要的也是铜。
英方坚决认为,对于钢铁而言,造不如买。
因为,铁矿石太重了,需要从海外殖民地源源不断地运来,成本实在太高了。
于是乎!
苏曳又带着一群人,去了九江的城门山。
这里就有一个小型的矿群,有铁矿,也有铜矿。
虽然,现在还无法判断出大小,但是品质还不错。